吉林视窗  用户名: 密码:
首页|设为主页

“中俄姐妹花”绽放“东北最美高铁”珲春站

来源:吉林视窗   日期:2016-02-20  

    新吉林网讯    2015年9月20日,长珲城际铁路正式开通。高速飞驰的列车穿林海、跨雪原,一路向东,来到了地处中、俄、朝三国交界的吉林省珲春市。1月24日起,地处“东北最美高铁”起点的珲春站,迎来春运“首秀”。


   春运期间,在车站川流不息的人群中,两个娇俏美丽的身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。她们一个发黑如墨,是土生土长的东北妹子;一个金发碧眼,来自美丽的俄罗斯。除去外貌的不同,在工作中,她们拥有同样的甜美笑容和服务热情,让来往旅客纷纷点赞,成为珲春站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

   ★李虹俣:爱美的“90后”客运员


   李虹俣是工作在珲春站服务台的一名普通客运员。初见李虹俣,她刚刚用轮椅将一位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送上列车。还没来得及喘口气,又要为旅客查询车次。清秀典雅是每个人见到她留下的第一印象。这位来自哈尔滨的“90后”女孩是一个爱笑、爱美的小丫头,每次上岗前,他都要认真地打扮自己,努力把最美的一面展现给旅客。“刚开始心里确实有些发怵。”李虹俣坦言,极个别的旅客把没买到票或没赶上车的怨气都撒到客运员身上,这让她“很委屈”。有一次,两名旅客因为看错时间买错了车票,在服务台大发雷霆,李虹俣先是用笑容和温柔的语言让旅客消了气,然后帮其制订了新的出行计划。“旅客刚开始还骂骂咧咧的,走的时候却一个劲儿地说谢谢。”李虹俣说,这些小事微不足道,却让她这入职仅一年半的“新人”很有满足感。


   2016年的春运是李虹俣在珲春站度过的第一个春运,为了给广大旅客提供安全、方便、温馨的服务,她和同事们铆足了劲儿、做足了准备。春运期间,客流量激增,她不但要做好服务台的工作,还主动到售票厅、检票口、“三品”检测点为其他姐妹们帮忙,引导旅客。为了不耽误女儿工作,今年春节期间,李虹俣远在哈尔滨的父母和弟弟千里迢迢地来到珲春陪她过年。除夕夜,她下班回家时,热腾腾的饺子已经出锅了,全家人围坐在一起,开开心心地吃了一顿团圆饭。


   ★玛丽娜:“洋媳妇”钟爱魅力珲春


   玛丽娜家住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大石头城,从小就喜欢中国文化。5年前,作为交换留学生,她去往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汉语,毕业后来到珲春工作,现在是珲春国际人才服务联络中心(简称外服中心)的一名工作人员。几年的时间里,玛丽娜已经深深地爱上了珲春,并且成了一名中国媳妇、珲春媳妇。


   “我喜欢珲春的干净、安全,珲春很有魅力,中国人很热情。”玛丽娜刚参加工作不久,热情的中国同事就为她介绍了一个中国男朋友。如今,玛丽娜的儿子已经两岁半了,她的老公为孩子起了一个“中西合璧”的名字——王安东。“平安的安,远东的东,是不是听起来很有俄罗斯风格?”玛丽娜的脸上泛起幸福的笑容。


   春运期间,玛丽娜和其他3位俄罗斯志愿者一起,响应珲春市文明办和外服中心的号召,来到珲春站为旅客服务。汉语流利的她和李虹俣一起搭班工作在“最美服务台”,帮助外籍旅客解答问询、翻译并引导出行。车站特意送给她一套制服,每天上岗前,玛丽娜都会在休息室穿好,细心整理衣服上的每一条褶皱,然后带着她友善的笑容、亲切的话语,为旅客提供贴心的服务,让车站职工和来往旅客都纷纷竖起大拇指。


   ★姐妹情:互帮互助共同进步


   年龄相仿、兴趣相似,通过交往,这两位来自不同国家、讲着不同语言、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一见如故,成了好姐妹,也成了众人眼中的“姐妹花”。在李虹俣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,玛丽娜很快就进入“角色”,掌握了基本的服务知识。她还主动担起了车站客运班组姐妹们的俄语老师,每周二、五固定时间给大家上俄语会话课,从最简单的单词教起,帮助大家提升俄语会话能力。同时,她还“变身”为“专业导游”,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大家讲俄罗斯的风土人情,向候车旅客介绍俄罗斯的旅游景点。在玛丽娜的带动下,李虹俣在业余时间报名参加了俄语口语培训班,向俄罗斯籍老师学习,平时就在服务台与玛丽娜练习会话。工作之余,她还总结了关于售票、服务的实用俄语100句。相处下来,两个人默契十足,出色地完成了服务台的各项工作。


   “俄罗斯志愿者的到来,点燃了珲春站职工的工作热情,端正了全站职工的工作态度。这种用外国人服务外国人的方式,今后还将继续下去。”珲春高铁站党支部书记丁宅运告诉记者,目前,珲春高铁站发送的外国旅客已近6000余人次。超出预期的人流量,同时也暴露出珲春站在涉外服务方面的欠缺。“通过此次俄罗斯志愿者服务活动,让更多的俄罗斯旅客得到方便,对我们今后开展服务工作也是一个启迪。”丁宅运表示,珲春高铁站今后将加强对客运员的语言培训,在站内设立更多的俄语指示牌,帮助外国旅客便利出行。


   ★高铁梦:架起两国青年沟通桥梁


   随着2016年春运即将接近尾声,玛丽娜的志愿服务也将结束,这段难忘的经历,也让她收获了友谊。她和李虹俣互留了电话和微信号码,相约要经常联系,休息时一起逛街、吃珲春的特色美食。


   在高铁站工作的日子,让玛丽娜见识了高铁的舒适、便捷,心中有了一个美丽的高铁梦。“听说要从珲春修高铁到俄罗斯,真希望能早日实现。”玛丽娜表示,她在珲春安家后,父母和亲友多次从珲春口岸入境到延边游玩、度假,然而通过口岸走陆路由于路况不佳、绕行等原因,要花费200多元的车票、7个小时的车程。如果高铁能从珲春修到她的家乡,将大大缩短通行时间,使她回娘家的路途更加顺畅。


   “将来通了高铁,我可以邀请虹俣和我的中国朋友早晨到俄罗斯吃早点,品尝我妈妈做的俄罗斯面包和香肠,下午游览俄罗斯乡间美景,晚上就能返回珲春。”玛丽娜期待着那一天。随着两国关系的更加密切、出行环境的更加顺畅、民众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,更多的俄罗斯年轻人像玛丽娜一样踏上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,结识像李虹俣这样志同道合的中国朋友。

  (延边新闻网 记者 宋子琰 编辑 宋云霞)


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

| 相关新闻
| 网友评论
       网友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评论        评论时间
 昵称:
 内容: 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
 请输入验证码:  看不清?点击此处换一张